正在深刻影响畜牧饲料行业的四大经济现象
一、产能过剩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
各养殖大省,大批专业化饲料生产企业开始进入亏损状态,有资料显示,有的重点养殖大省,短短几年中饲料产能增加三千万吨以上,而这一产能是在养殖量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增加的;还有消息说,中国白羽鸡养殖市场祖代鸡有九十万套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目前的现状是全国白羽鸡祖代种鸡存栏量150万套上下:猪料曾经是个饲料企业的主要盈利产品,前两年各企业都朝着猪料发力时,这一产业迅速进入了红海。同质化产品、雷同的思维管理模式、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目的的投资模式、严重背离产业链发展程序,这是整个行业一直没有走出的误区。有被访谈者透露,在2020年之前国家不再审批增加任何饲料加工企业,这是国家从整体上修正产能过剩的举措 。作为企业来讲,投资是否有效,是否转型成功,修正过剩产能已成为必然。
二、“水岸现象”
另一种行业危机是,环保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巨大瓶颈。有些地区在河流、水泊、水源地五公里范围内,离村庄、交通要道千米范围内,风景区、旅游区、生态区,开始禁养。山东省沂河流域治污,去年一年肉鸭养殖量减少4000万只以上;冷藏厂排污、猪场、鸡场粪便处理的投诉大量增加,罚单将吃掉利润。近,王石、韩家寰联手进军生物环保领域,主攻方向就是解决环保污染问题。据国家有关部门披露,环保治理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缺乏环保意识的企业将被挤兑出局。
三、为食品服务还是为利润服务?
本来这是一个并不矛盾的话题,但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成为行业的诟病。有关人士介绍,全国类产品总产量大约在20万吨左右,仅饲料添加就用去了一半,近海、江湖等重点水产养殖区域,水质检测超标量高达几十倍,个别重点养殖区域滥用药的现象依然存在。食品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新修订的《食品法》新增50条,史上严厉的食品法规正在建立起来,中粮、温氏、新希望六和等一大批大型农牧企业已经在近召开的全国食品会议上作出郑重承诺,企业将成为食品的责任主体。事实也已经证明,只有完整的产业链才能“链”出好食品,因此,全产业一体化企业将承担起食品控制的历史重任。
四、“猪在风口上能飞起来”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这也是行业正在关注的一个话题。互联网、众筹、电商平台,正赋予消费者更多的心理需求和文化内涵;以、标准为特点的新型养殖管理模式,将养殖终端的行情预测、防疫程序、技术管理,乃至棚舍温度、湿度等,变为可落地的数据,直接显示在手机终端;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已经介入畜牧企业的优势领域,并正在寻求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总之,互联网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是一种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猪在风口上能飞起来”,这只在说明企业家把握机会和机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