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用于不同密度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浓缩。缺点是结构较复杂、转速高,因而对操作和维修保养的要求比较高,另外清洗较麻烦。分离机按结构可划分为碟式、管式和室式三类。碟式分离机转鼓内装有一叠锥形碟片,用离心沉降法分离乳浊液和低浓度悬浮液组分。分离悬浮液时,悬浮液由中心进料管进入转鼓,从碟片束外缘经碟片间隙向碟片内缘流动。因受离心力作用,固体颗粒在随液体流动的同时沉降到各碟片的内表面,再向碟片外缘滑动,后沉积到鼓壁上。已澄清的液体向转鼓中心方向聚集,经溢流口或向心泵排出。分离乳浊液时,乳浊液经碟片束上的进料孔进入各碟片间隙,按密度不同分为重液和轻液,重液沿碟片内表面向转鼓壁流动,轻液向中心流动,经溢流口和向心泵分别排出(
固液分离:当第三次装料满信号产生时,关闭迸料阀,变频器频率升至50Hz进行高速分离,离心时间由触摸屏设置,时间到后,频率降低至40Hz。
清洗甩干(此动作根据分离物的不同选取):打开清洗阀门进行清洗,清洗时间、暂停时间和清洗的次数根据所分离的物品种类不同可通过触摸屏进行设置。清洗过程完成后进入甩干过程,此时变频器升至50Hz,甩于时间由触摸屏进行设置,甩干结束后,转入卸料过程。卸料:由于甩干后料层过厚,刮刀采用分段定时旋转卸料,即刮刀旋转(时间可设置)一停4s一刮刀下降刮料,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后一次刮刀下降至极限位置,触动限位开关后使其上升至顶部,触发上部限位开关而停止。
中国古代,人们用绳索的一端系住陶罐,手握绳索的另一端,旋转甩动陶罐,产生离心力挤压出陶罐中浆果的汁液,这就是离心分离原理的早期应用。
工业离心机诞生于欧洲,比如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纺织品脱水用的三足式离心机,和制糖厂分离结晶砂糖用的上悬式离心机。这些早的离心机都是间歇操作和人工排渣的。
由于卸渣机构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连续操作的离心机,间歇操作离心机也因实现了自动控制而得到发展。
1879年,瑞典的拉瓦尔发明台从牛奶中分离奶油的分离机,它的转鼓仅是一个空心的圆筒。后来转鼓内增加了轴向叠置的圆锥形碟片,使分离效果显著改善,并增大了处理能力,这一技术进展导致碟式分离机迅速发展。离心分离机的转速则逐渐由低速向高速发展,转鼓直径也逐渐增大,改善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