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将于7月1日正式
开始实施。此举标志着,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将正式进入强制时代。据统计,全上海2400多万人,每天会产
生2万多吨生活垃圾,12天堆满一座东方明珠,23天堆满一座环球金融中心。减少垃圾总量,从源头实施
垃圾分类,加大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变得至关重要。《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建立可回收
物回收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绿化和市容部门负责推进可回收物“点、
站、场”建设,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扶持政策,培育回收服务市场。此外,《条例》
指出,商务、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应当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预约回收服务
,以及交易价格、回收方式等信息。鼓励采用“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增强可回收物投放、
交售的便捷性。近期,上海市黄浦区举行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启动仪式,旨在推出全新的垃圾分类
合作模式:线上使用“支付宝”平台进行预约/互动/宣传/支付,线下由服务商提供时尚的分类垃圾袋,
定时定点上门回收可回收物,因地制宜打造流动服务点和上门回收方式。这一垃圾分类新模式目前覆盖了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豫园街道和小东门街道,7月1日前将覆盖整个黄浦区。上海市政协常委胡光在今年
的两会提案中指出,通过互联网平台下单+社区人员上门回收的新模式,解决了回收人员难找、可回收品
随意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有效促进垃圾减量,是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的典型
代表,同时建立了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共治共享的新模式。